台東一名男子日前使用殺蟲劑想滅蟲,竟不慎引起氣爆,導致二度灼傷。究竟為何引起這場意外?居家打掃使用殺蟲劑、清潔劑時,應該注意哪些事情?
殺蟲劑遇火源 恐引發氣爆
由於殺蟲劑中含有揮發劑,遇到微小火源就可能引起氣爆,像是運轉中的熱水器、瓦斯爐甚至是電暖器都有風險。日前曾有民眾於陽台噴殺蟲劑後,未注意一旁運轉中的熱水器,造成氣爆。
殺蟲劑標籤別亂撕 使用、保存遠離火源
使用殺蟲劑時應戴手套、口罩等防護措施,並遠離火源、火氣,且不可倒入其他容器使用,也不要任意撕毀標籤,以免緊急時延誤急救時機。噴灑後應緊閉門窗,不可進入,約30分鐘後再打開通氣。
漂白水與清潔劑不合 碰上恐釋毒氣
民眾常用稀釋鹽酸掃廁所,但鹽酸尚未沖乾淨前,又以漂白水消毒,造成漂白水與鹽酸混合,引起化學變化。漂白水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碰上鹽酸或其他清潔劑,就會釋出大量的有毒氯氣。
氯氣刺激當心中毒 嚴重恐致命
暴露於低濃度的氯氣中,可能引起鼻子、喉嚨和眼睛的刺激、不適;吸入較高濃度的氯氣時,可能導致呼吸速率改變,甚至破壞肺部,嚴重還會造成化學性肺炎等,有生命危險。
漂白水單獨使用 使用前要稀釋
漂白水不得混入其他清潔劑,且使用前應加冷水稀釋,清潔時應佩戴口罩、膠手套等保護裝備,保持空氣流通,不要在密閉空間使用,消毒完的物品,應再以清水沖洗。
水管疏通劑遇水會放熱 恐遭化學灼傷
疏通劑的主要成分是強鹼性的氫氧化鈉及鋁粒,遇到一點點水就會產生劇烈放熱反應,若加入熱水還可能瞬間沸騰,不慎被噴濺恐怕造成化學灼傷。
疏通劑一次用一種 倒入後快離開
由於每個品牌的疏通劑配方不同,不要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疏通劑,避免產生化學變化。清潔時應戴上手套,依瓶身說明倒入適量疏通劑及冷水後,人員應立刻離開,靜置至少30分鐘再大量沖水。
居家清潔時,「清潔」與「消毒」應分開執行,若不慎被清潔劑噴濺到眼睛或皮膚,應立刻用大量生理食鹽水或清水沖洗,若出現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儘速就醫治療。
帶你看見不一樣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