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返還50週年】薩摩併吞、復歸日本、美軍基地,堆疊出當前沖繩的難題與哀傷
【快篩試劑地圖】各縣市快篩實名制販賣地點一次查
把水送進最遙遠的地方|台灣世界展望會#WASH計畫
2022烏克蘭危機:烏國軍方稱馬里烏波爾守軍「已完成戰鬥」將撤出,芬蘭瑞典申請加入北約
俄羅斯第二戰場:國際制裁與影響一次看
搶救兒童!改變世界出任務
印度觀察筆記:Netflix《孟買女帝》劇中展現的文化深度,才是引發全球熱潮的關鍵
6月串流看什麼?《雨傘學院》對決《西方極樂園》,《捍衛戰士:獨行俠》導演攜手「雷神索爾」挑戰小螢幕
知道燒包與河婆擂茶嗎?除了肉骨茶和叻沙,有更多大馬華人的家鄉味也到了台灣
「在地」才能感動人心:從「那伽神像之家」看泰國工藝與在地智慧
機身老舊事故率高的AT-3高教機,過去曾是象徵中華民國「莊敬自強」的驕傲
肉粽大對決:無論是南部粽、北部粽、客家粽或湖州粽,永遠是自家包的最好吃
TNL編輯部專用帳號,發表每天整理的新聞、重點新聞分析整理。
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整體來講,從各縣市確診數目的狀態可以看出,雙北漸次持平或者有緩降的情況,其他的地區有點稍微上升,讓整體的數目沒有變化。
本(29)日新增的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145例死亡個案中,最年輕的為有慢性病的30多歲男性;另外新增2名兒童重症個案,診斷均與腦炎相關,目前病況都已好轉。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雙北確診數漸次持平或緩降,但其他地區稍微上升,因此整體確診數目沒有變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7萬660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萬6539例本土個案及66例境外移入(37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45例死亡。
今日新增之7萬6539例本土病例,為3萬6087例男性、4萬431例女性、2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前5名為新北市的1萬4848例、高雄市的9563例、桃園市的9379例、台中市的8959例、台北市的7402例。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378例中重症個案,目前共累積4817例。今日新增的145例死亡個案中,136例有慢性病史、102例沒有打滿3劑疫苗、70位沒有接種任何1劑的疫苗,超過80歲的個案有95位。
死亡個案年齡層分布從90多歲到30多歲,30多歲這位是有接種2劑疫苗的男性,本身有慢性腎病,染疫之後出現肺炎跟敗血性休克而過世。
另外,今日新增2例兒童重症個案,病況都已經好轉。1名是1歲女童,沒有慢性病,出現發燒症狀後篩檢陽性,到院後評估病況穩定返家,卻全身抽搐送往急診,由於有意識變化與呼吸窘迫而插管,診斷疑似腦炎。個案的意識隔天順利恢復、移除呼吸器並拔管,目前轉到一般病房繼續觀察。
另1名重症個案是6歲男童,沒有慢性病史,確診在家治療的過程中食慾和活力減退,出現全身抽搐、意識變化,送到醫院後懷疑是腦炎,插管治療後拔管移除呼吸器,目前使在加護病房中用高流量的氧氣鼻管,這也是兒童腦炎重症個案。
羅一鈞表示,累計到現在有22位兒童的重症個案,11位是腦炎個案,其中5位不幸死亡,5位順利拔管、移除呼吸器,還有1位肝腎功能正在恢復、意識狀況好轉。
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整體來講,從各縣市確診數目的狀態可以看出,雙北漸次持平或者有緩降的情況,其他的地區有點稍微上升,讓整體的數目沒有變化。這段時間醫院重症數沒有暴增,空床還是維持在一定水準,且快篩居陽的通報數裡,診所的通報量到達六成,減少急診的壓力。
針對用藥的數量,陳時中表示光是庫存、不包括正要進來的,就可以讓500萬人用。而在用藥效率的部分,跟其他國家和廠商對一下資料,可見美國確診的個案藥物的使用率是3.27%、英國0.14%、香港1.99%、日本2.78%、韓國2.33%,相較台灣的3.97%,可見使用的效率沒有比其他國家低。
陳時中表示,昨日打的疫苗不少,雖然是禮拜六但小朋友打得多,總共打了9萬5510劑,第一劑覆蓋率到88.07%、第2劑81.75%、第3劑65.26%。
若把這段時間染過疫、在3個月內可能還不適合打疫苗的人數計算出來,5到11歲於3到5月確診的總共有15萬6411人,在這一波裡面還不能打疫苗。5到11歲可以打的母數是142萬8628人,扣掉前述染疫的,還有已經打過莫德納的27萬3519人,就剩不到100萬人。6月3日總共33萬劑疫苗到貨後,即使打到100%還會剩下10萬劑,因此,陳時中呼籲父母不用擔憂、一定會打得到。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李芯
核稿編輯:羅元祺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關鍵特務為關鍵評論網與讀者溝通品牌形象及表達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專區,內容由BRAND STUDIO團隊製作。
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全球缺水危機正對人類生命帶來的威脅,缺水地區的人們在渴死以前,往往是因為缺乏乾淨水源而病死的。前副總統、公衛專家陳建仁不只為我們上了一堂「水源與疾病」的通識課,也呼籲台灣人展現愛心與國際救援力。
全球缺水危機正對人類生命帶來威脅,缺水地區的人們在渴死以前,往往是因為缺乏乾淨水源而造成疾病、進而死亡。根據聯合國統計,每天有超過700位五歲以下的兒童因為不安全用水、不良衛生環境導致腹瀉死亡。無水之地的悲劇不只影響當地居民,其衍生的疾病也可能會衝擊全球的未來。
為了呼籲讀者重視全球缺水議題、重視其所帶來的公衛挑戰,本文專訪具有公衛專家背景的前副總統陳建仁,從公衛的角度談缺水問題。並邀請社會各界付出行動,別因為輕視缺水衍生的公衛危機,而造成下一次的大流行瘟疫。
在2030年前,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乾淨可負擔的用水、以維持個人健康衛生及永續管理,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的目標之一,也是當今世上所有人都應共同努力的任務。除了要確保現有的水源維持乾淨安全、減少污染,也要確保雨露均霑、人人有水,同時也不能忽視氣候變遷導致的乾旱、洪水對水資源造成的影響。儘管要努力的方向還有很多,「飲水思源」仍是世人時常忘記的課題。
2021年初,台灣曾遭遇旱災缺水危機,幸運的是我們有足夠因應的措施與設備,國人仍能保有安全衛生的淨水生活,但也可能因此未有深刻的缺水之痛。事實上,現在仍有許多國家或地區深陷乾旱的痛苦,並因為缺水或骯髒的水源導致大量疾病與死亡;根據聯合國統計(2022),光是因為洪災及水媒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就佔了整體天災死亡率的70%。對此,陳建仁表示:
「其實缺水問題,恐怕是不輸COVID-19的嚴重公衛危機。COVID-19目前造成全球約5億人感染,且隨著病毒株變化和疫苗興起,這場流行病或許耗費2~3年就會減緩。但全球缺水問題卻有高達8億多人受影響,若不付出行動改善,當地居民只能一直面臨無水之苦。」
接著,陳建仁為我們上了一堂課,娓娓道來「水源與疾病」兩者之間的高度關聯性。
「一直以來,人類期望從大自然取得乾淨水源,但是隨著人口增加、城市中的水源污染、氣候變遷造成的水災或乾旱,乾淨水源只會愈來愈得來不易。而不良水質當中,可能含有微生物細菌、病毒、化學污染物等,會造成霍亂、傷寒、阿米巴痢疾、病毒肝炎、癌症等疾病,因此缺水地區的人往往不是渴死,而是病死的。」
回顧人類歷史上跨國性的重大流行傳染病,就是起源於水中細菌的「霍亂」。19世紀中葉,霍亂從印度傳到歐洲,甚至傳播到中國和裏海;最後終結全球霍亂的關鍵,則是「流行病學之父」約翰・斯諾(John Snow)在倫敦霍亂流行時發現霍亂是因為嚴重的水污染所傳播。陳建仁說明:
「霍亂是污水引起,而非瘴癘引起。約翰・斯諾建立了這樣的觀念,可以說是公共衛生學上一項重大事件。」
陳建仁也強調,因為污水引起地方性疾病、後來蔓延至其他地區的案例,至今仍相當常見。「尤其因為氣候變遷而引發的洪水或暴雨,其過境之地使糞水、污水被沖刷出地面,更容易引起大範圍地區的公共衛生污染,所以,通常水災後的三個月內,受災地區又會流行好一陣子的腸胃道疾病感染。」
「時至今日,全球仍約有8.4億人無法享用安全乾淨的水,其中有3.4億人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為了取水,當地人每天都要花好幾個小時取水,兒童也因此無法上學受教育。連飲用水都不足,遑論吃飯洗手的用水、或有沖水馬桶的廁所。水的問題尚未解決,公共衛生措施又該如何推展?」
而台灣因為水污染引起疾病的經典案例之一,就是1950年代在西南沿海盛行的「烏腳病」。「烏腳病的患者,主要病徵是手掌與腳蹠皮膚發紫、角化、潰瘍,手指或腳趾末梢只要稍微受傷,就會壞疽發黑並且壞死脫落,而且伴隨劇痛。」陳建仁接著向我們說起這段故事。
在台灣盛行烏腳病的年代,當時的孫理蓮牧師娘(Lillian R. Dickson),與王金河醫師、謝緯醫師三人心疼受苦病患,便展開義診與照顧服務。不只免費為病人截肢,還設立「烏腳病患手工藝生產中心」,由王金河醫師的太太王毛碧梅女士教導病患編織竹簍等工藝,習得一技之長以自食其力,照顧病患的生命尊嚴。
「然而,光是截肢並不能解決層出不窮的烏腳病病例。」因此,謝緯醫師找上台大醫學院的陳拱北教授(後被譽為「台灣公衛之父」),與當時多位台大醫學院菁英組織研究團隊,試圖找出烏腳病的原因。「後來發現是居民飲用了深達地下30至100公尺的「地河井」水源,由於部分深井水的砷濃度很高,因此居民飲用後產生砷中毒現象,烏腳病也就是其中之一。」陳建仁說。
而在這段台灣烏腳病的流行史上,陳建仁也扮演了重要角色。「1980年,我從美國學成返台,當時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主任吳新英教授就給了我一筆經費,授命我去研究烏腳病。」因此陳建仁走訪烏腳病盛行地區,採訪了300多位病患,發現慢性砷中毒不只造成烏腳病,還引起多重健康危害,包括缺血性心臟病、頸動脈硬化、癌症等。」
為了徹底解決烏腳病問題,陳建仁積極投入砷中毒研究,並估計出飲水砷濃度的可容忍極限。後來這項台灣研究算出的標準,美國和世界衛生組織也正式採用,修法將標準濃度從50μg/L改為10μg/L。
而當時全世界最嚴重的飲水砷中毒地區還包括孟加拉。為了解決缺水、污水引發的消化道疾病與死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世界銀行援助孟加拉的公共衛生工程處共同開發地下水,以提供人民「安全」乾淨的飲用水,殊不知又遇到砷中毒的挑戰。後來世界衛生組織取經陳建仁的研究,陳建仁也大方分享台灣經驗,推廣並協助檢測井水砷濃度含量,篩選可飲用的水源,才得以緩解這項全球公衛危機。
再將時間往前推移,相信不少讀者的童年,有著每逢開學都要吃驅蟲藥、貼蛔蟲貼片的回憶。「台灣早期農業習慣直接用水肥灌溉,因此很多寄生蟲卵會接觸到蔬果,若沒有清洗乾淨,誤食寄生蟲卵污染的食物或水,即會造成腸胃道寄生蟲病,例如:蛔蟲。」
另外,早年的偏鄉或山區較少公共廁所,尚未有自來水廠,民眾多取用山泉水,或習慣隨地便溺,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大量引發兒童下痢、A型肝炎等案例。雖然這些經驗因為環境衛生措施和人民衛生習慣改善而愈來愈少,不過陳建仁也強調:「隨著台灣經濟發達、人口愈來愈多,水源供應的挑戰仍不會結束。」
從污水處理下水道的普及化,水庫集水區、河川遭到農業農藥或工廠廢水污染的問題,以及水資源再利用等,仍是近年台灣必須直接面對的水資源課題。萬一忽視水資源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最終付出代價的仍是人類的身體健康。
「住在台灣的我們很幸福,但我們必須要知道世界上仍有許多人連喝水都有困難。」
從歷史上有名的幾次全球霍亂大流行,到近年最令人感同身受的COVID-19,無不揭示著全球化時代、國際交流與旅遊盛行的現代,傳染病的擴散之速,已不可同日而語。當世界上仍有許多偏遠角落的居民面臨缺水帶來的死亡威脅,而COVID-19疫情也印證了全球已是命運共同體,若人們持續對缺水議題保持冷漠,那麼其所衍生的公衛問題,將是全球人類共付代價。
陳建仁不只祈願世人能發揮愛心、疼惜他人,也期許台灣人能實踐地球村一份子的義務,透過資助的方式加速國際救援的影響力。陳建仁說:「我和台灣世界展望會是老朋友了,一直以來都有關注展望會的行動。這次台灣世界展望會倡議關注水資源議題,並且看見水源與疾病的關係,我很敬佩也很支持。」即使無法以犧牲奉獻的精神到實地服務,或許也能透過資助台灣世界展望會的水資源救援行動,為改變世界盡一份心力。
事實上,在世界展望會的行動下,每10秒就多1個人獲得乾淨的水;每1天多3所學校因安全飲用水受益。光是2021年,世界展望會即幫助300萬人擁有安全水源、230萬人改善家中衛生環境,並向350萬人宣導建立良好衛生習慣。
「Taiwan can help. Taiwan is helping.」
陳建仁不只為我們上了一堂「水源與疾病」的通識課,也呼籲國人付出實行,展現台灣人的愛心與國際救援力。
I can help! I am helping! 立即資助台灣世界展望會,展開水資源救援行動
閱讀數位敘事:把水送進最遙遠的地方|台灣世界展望會#WASH計畫

source

0
    0
    你的購物車
    購物車沒有商品返回商店